《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图书分享会现场。刘宗华 摄
郭嵩焘是晚清首任驻英、法大使,也是湘军创建者之一。他出生湘阴儒商世家,18岁即考中秀才,后在岳麓书院求学时与曾国藩、刘蓉义结金兰,30岁时第五次会试考中进士,由此步入仕途。然宦海沉浮,多不得意,郭嵩焘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究其缘由,多是他超越时代的眼光和思想,引来了周遭的不满和忌恨。
孟泽说,三十多年前,他第一次阅读到《走向世界丛书》中郭嵩焘的《伦敦与巴黎日记》以及钟叔河的《序言》时,便对郭嵩焘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湖湘讲坛”邀请他主讲一位湖湘人物时,他首先想到了郭嵩焘,并表示非郭公不讲。《独醒之累》的撰写便是从这次系列讲座开始的。
孟泽认为,在一个曾经激昂的未必理性的年代,在一个常常因为当局者的颟顸而不免举世昏迷的地方,像郭嵩焘这样无可奈何地把自己做成了孤独的“逆流”和“反派”,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清明的见识和“野蛮”的真诚。他希望,身边的人能通过这本书,真正地了解郭嵩焘,理解这么一个芬芳悱恻的性灵,正视他有些“异端”和“特殊”的思想,认同他赤子般的认真、清澈与愤慨。
如何认识和看待郭嵩焘?孟泽说,郭嵩焘是一位超出时代的先知先识者。在那个陈旧、固步自封而又往往自诩天朝上国的晚清社会,郭嵩焘有着与当时士大夫完全不同的、对西方的清晰认知,这种认知甚至在他出国之前就已经产生了。在郭嵩焘看来,与洋人打交道,只要“以理格之”“以礼通之”,不先入为主地认为洋人就是“夷狄”“禽兽”,而是凭着人的本性真实地与他们相处,便会知晓如何与洋人打交道。
此外,孟泽还讨论了郭嵩焘对晚清湖南新政的影响,他认为晚年的郭嵩焘在长沙从事文教活动,主持创立船山祠、禁烟公社、思贤讲舍、校经书院等,影响了批年轻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