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疫情动态 >内容

浙江宣传:恶评主旋律电影的到底是哪些人

2023-11-29 16:46:09来源:
导读近日,《我本是高山》在网上引发热议。电影引起讨论再正常不过,但不少人揪住电影中的细节进行无限联想、放大,相互攻击、口诛笔伐,甚至抵...

近日,《我本是高山》在网上引发热议。

电影引起讨论再正常不过,但不少人揪住电影中的细节进行无限联想、放大,相互攻击、口诛笔伐,甚至抵制电影上映,远超出讨论电影的范畴。而随着《我本是高山》正式上映,更多理性声音浮出水面,有网友说,“完成度还可以,骂得有点过了”“电影不够完美,但值得一看”。

事实上,近年来《战狼》《志愿军》《长津湖》等影片,都引起了如潮水般的讨论,然而其中总是夹杂着各种恶意的抹黑攻击,不是聚焦于电影本身,而是借题发挥、上纲上线。不禁想问:恶评主旋律电影的到底是谁?该如何看待?

《我本是高山》剧照 图源:网络

《我本是高山》剧照 图源:网络

不可否认,部分主旋律电影在质量和水平上不尽如人意,如故事情节“高大全”,主要角色“伟光正”,一味追求宏大叙事,甚至随意改编,脱离生活、脱离实际,让不少观众对主旋律电影产生了刻板印象和不适感。这种状况确实要改变。《我本是高山》同样有提升空间。观众的争议和吐槽,能帮助主旋律电影找到不足、不断改进,主创团队应虚心听取。

然而一直以来,一些网友和自媒体或发表不着边际、捕风捉影的指责,或对主旋律电影极尽讽刺。笔者总结了他们的五种手法。

先入为主型。有的先入为主,总是不相信人性的光辉,认为影片中的正面人物都是“硬拗”的人设,“脱离现实”“没有人性”,所以主旋律电影就是“强行灌输”无私奉献的教育片,不值一看。比如再现了王继才、王仕花夫妇32年守岛人生的电影《守岛人》,一些人或质疑事实,认为电影夸大了两人的付出;或吹毛求疵,认为因守岛而牺牲家庭是“迂腐的”,总之就是不相信他们的赤诚情怀。

断章取义型。这类手法常抛开电影不谈,通过抽离出电影内容细节、解读电影海报等宣发环节,甚至剪辑、拼凑电影情节等,试图否定电影的全部。

就拿《我本是高山》中“酗酒母亲”的情节设定来说,在电影语境中它体现了张桂梅不仅关爱学生的学习,还关注她们的家庭环境,并呼应了她“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命运”的观念。对此,观众可以有不同理解和看法,但一些网友和营销号将之抽离出电影上下文,甚至还没看过全片,就将“侮辱女观众”“男导演拍不好女性故事”等帽子扣在创作团队头上,让舆论陷入了无休止的性别论战和脱离电影的空谈中。

视而不见型。有的人对中国的飞速发展“选择性失明”,认为主旋律电影是在唱“虚伪的赞歌”、在“美化”中国,置身于日益繁荣昌盛的祖国怀抱中却“怨气深重”。如《我和我的祖国》讲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间的“高光时刻”,获得一众好评,但有人非说它是“现代革命样板戏”,不描写“黑暗的过去”。

颠倒是非型。这类手法以“忧国忧民”形象出现,摆出一副“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姿态”,站在制高点上直接否定主旋律电影的立意。如《长津湖》热映时,不时有声音说它是在“宣扬”“煽动民粹”。保家卫国、反抗侵略变成了“宣扬”,彰显民族精神变成了“煽动民粹”,这类抹黑可谓居心叵测。

声东击西型。这种手法通过攻击演员本人来达到否定主旋律电影的目的。如炒作演员个人隐私、捏造涉及演员的谣言等,以此来削弱大众的观影热情,甚至引导大家产生抵触心理。如曾有谣言称,“《建国大业》里有27个导演、演员加入外国籍”;主旋律电影的一些“熟面孔”像演员吴京等,更是经常在情感、国籍、人品等方面遭到中伤。

《守岛人》剧照 图源:人民日报

《守岛人》剧照 图源:人民日报

每个国家、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主旋律电影。中国的主旋律电影承载着中国的主流价值观,见证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之路。像《地道战》《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等都浓缩了一代人的集体记忆。近些年来,不少主旋律电影也是“叫好又叫座”。然而,恶评的声音却从未散去。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有的出于认知偏见,以为只有反思和批判才算艺术。有观点认为,批判力度决定艺术高度,揭露、反思人性丑恶的电影才算艺术,主旋律电影就是纯表扬,缺少艺术价值。有人打着学术旗号,显得自己很高明,有人为批评而批评,语不惊人死不休。之所以会产生偏见,固然与一些主旋律电影过度脸谱化有关,但不能因此以偏概全地认为“正能量就是低级的”。电影的艺术价值从来不取决于它是“赞扬”还是“揭露假恶丑”。

有的立场先行,借电影评论之名攻击主流价值观。有的人看似在批评电影,实则是在批评影片传递的主流价值观,把矛头指向制度和体制。如针对《战狼》《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等我国一批现象级主旋律电影,西方一些媒体却将它们展现的爱国情怀解释为“自负的民族主义情绪”,嘲笑这是“打不死的中国式英雄主义”,质疑中国在“秀肌肉”,背后意图远超出对电影本身的批评。

有的被情绪裹挟,导致舆论焦点偏离电影本身。电影具有很强的大众文化消费属性,讨论电影成为很多人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他们传递情绪的出口。置身网络舆论场漩涡中,公共讨论也极易失焦、偏离电影本身。如《志愿军》上映前,有人仅凭一张海报就认为电影涉嫌“辱华”,实际上这张海报是其中一个戏剧性角色。脱离了电影语境的批评是难以成立的。

有的打着小算盘,被利益驱动在网上“带节奏”。一些机构和营销号,或为博人眼球、赚取流量,或为给其他电影做推广,写起“小作文”,无底线炒作、“带节奏”,甚至雇佣网络水军、买热搜,对抹黑攻击主旋律电影起到推波助澜作用,再加上平台算法推荐,这些声音被进一步放大。

《战狼2》剧照 图源:新华社

《战狼2》剧照 图源:新华社

我们拥有批评一部电影的权利吗?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不论什么类型的电影,如果它需要观众,就得接受批评,希望流量加身,就要能承受评议。现在人人都可以是“批评家”,在权威批评、专业批评外,大众批评快速崛起、成为潮流。看过电影后评论几句再自然不过,臧否不一也很正常。在良好的电影批评生态中,“好评”“差评”都是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助力。我们真正要警惕和抵制的,是那些别有用心的恶意抹黑。

观众可以感性,但表达应该理性。正如茅盾所言:“批评一篇作品,不过是一个心地率直的读者喊出他从某作品所得的印象而已。”观影结束,好便是好,不好便是不好。好评给人以激励,差评给人以警醒。但评论也需多一些就事论事,少一些上纲上线,倘若被污名化、标签化的倾向误导,就可能判断失误。像有人说一部作品不好,原因是它带有主旋律色彩,这就是典型的非理性立场。

众声喧哗中需要专业声音。从1905年中国人拍的第一部影片《定军山》上映算起,我国电影市场已走过一百多个年头。其间,电影批评与电影产业携手并进,引领着人们对电影的认知。在众声喧哗的电影批评时代,更需构建一个成熟完善的电影批评生态,让专业批评与大众批评和谐共存,把理性声音传递出去,让观众更好品鉴电影传达的主题思想和艺术样式,使电影带来的各种延伸性的思想观点和审美态度得到更好分享、讨论。当优质的影评占据舆论场,极端的声音就会失去滋生空间。

媒体沉默只会助长歪风邪气。近段时间来,随着国际局势变化,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在一些平台受到差评围攻。有媒体批评了此举,这是一种担当。一些电影的价值,早已超出一国一域范畴,反映着人性的,不该动辄全盘否定。对国内的主旋律电影,媒体更不应“避嫌”,而应理性分析,当一些人恶意差评甚至借电影攻击我们的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时,理应挺膺而出、批驳谬误,用权威声音激浊扬清、以正视听。敢于亮剑、大胆发声,才能更好凝聚共识。

有好的内容才有好的批评。不论电影生产和传播格局如何变化,内容为王的法则不会变。有的主旋律电影创作水平、制作质量有欠缺,有的艺术水准有待提高,这都是不容忽视的现实。主旋律电影特别是现实题材的主旋律电影,有时制作周期较短,观众预期值高,要拍好不容易。越是如此,就越要锤炼讲好故事的本领,做到有高度更有温度、有立意更有诚意,推出更多新时代的《上甘岭》《高山下的花环》等,把主旋律的故事讲出彩,把正能量的题材做精彩。

最后,引用李健吾先生的一句话:“临到欣赏一件作品,一个批评家首先应当注目的,不是字句,却是全体。”或许主流作品有高低之分,但主流价值没有优劣之别,以字句之差掩全体之貌、以评论之名行抹黑之实,那不是真正的批评,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这样的鉴别力。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