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在公安局户籍信息中显示已经去世3年的居民,他的健康档案为何依旧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定期更新?”近日,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日常监督时发现,当地某卫生院管理的居民健康档案存在异常情况。经查,该区居民亡故后仍在建档、更新的问题档案共有500多份,每份档案都有一定的维护成本补偿,每份最高为4.5元,此事涉及镇卫生院、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10家,相关医生和工作人员100余人。当地纪委监委指出,相关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存在作风漂浮问题。目前,各相关责任人已受到相应处分,并将补偿资金全额退回。
人已去世,但健康档案仍在更新和运行,让人无法理解。这些“幽灵档案”更新的内容是什么?死者尚能饭否?血压是否可控?对基层健康管理有何看法和意见?
建立和管理居民健康档案,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项目之一。每个人都有很多基本信息,涉及方方面面的健康指标,且这些信息和指标处于不断变化中,收集这些信息、管理相关档案并不容易,各地基层工作人员为此付出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因此,不能因为少数“幽灵档案”的存在,而否定绝大多数健康档案管理人员的正常工作。
从经费方面看,在国家和各地投入的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当中,部分经费被指定用于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档案涉及敏感的健康与疾病信息,外人不可随意接触。如此一来,群众监督等就会失灵。也正因此,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工作具体有何问题和猫腻,不容易被发现。此番若不是纪委监委工作人员在日常监督中发现异常,恐怕外界很难了解到相关情况,也不会想到相关人员会借此套取档案维护补偿款。
居民健康档案能够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视。慢性病管理、流行病学调查、医疗资源分配、远程诊疗、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异地医疗保持连续性等,都需要居民健康档案提供相应信息。目前一些地方的诸多基层医疗机构已联合推出“一体化门诊”,居民跨机构看病十分方便,将来这类模式有望得到普及。对这项工作来说,高质量的居民健康信息是重要基础,而“幽灵档案”的存在显然会让相关信息和数据大打折扣。
优化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公共卫生服务机构要严格把关审核机制,堵塞相关制度漏洞,更要通过高效的技术监督和行政监督等,提升监督能力。信息化时代,医疗数据日益受到重视,任何有损相关信息真实性、权威性的情况,都应被及时扼杀在摇篮里。
来源: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