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由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与西安博物院联合主办。
金乡县主是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孙女,滕王李元婴(李渊第二十二子)的第三女。县主是皇族女子的封号,亲王之女封县主。金乡县主墓为金乡县主与丈夫蜀州司法参军于隐的夫妻合葬墓,地处西安市东郊的灞河东岸,位于骊山西麓的见子原,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于1991年考古发掘。
金乡县主生平年表
她出生于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一生历经中宗、睿宗、武周、玄宗数朝,卒于玄宗开元十年(722年),正是唐朝蓬勃向上、繁盛富裕的时期。可以说这位县主见证了唐王朝从开疆拓土走向全盛的辉煌历程。
大唐故蜀州司法参军于府君夫人金乡县主墓志铭
该墓的葬具使用了石椁,墓内有彩绘壁画,等级较高。展览集中展出了金乡县主墓随葬品中的146件(组)金器、陶器、三彩器等文物,其中,一级文物9件(组),二级文物7件(组),文物128件(组),墓志拓片2套。本次展览集中展出的一批彩绘陶俑兼具高度的历史文化与艺术审美价值,制作精美、工艺高超,应是唐代甄官署为皇室宗亲和有功之臣烧制的“东园秘器”,代表了唐代陶俑的最高水平,也是研究唐代音乐、舞蹈、雕塑、服饰、习俗及对外文化交流的宝贵资料。
金乡县主墓示意图,金乡县主墓志在第三天井后的甬道里。
本次展览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落花不语、唯是谁识”,主要介绍金乡县主墓考古发掘情况,包括墓葬形制、丧葬制度、墓主人生平等。金筐宝钿头饰、高大的官吏俑等文物,象征着金乡县主的显赫身份。
金乡县主墓的发现是由一件偶然事件引起的。1991年8月5日,西安市东郊灞桥镇吕家堡村于家砖厂推土机取土时,发现了一座带壁画的古墓。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立刻组织考古人员对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随着考古发掘的逐步深入,出土了女性金冠头饰残件、高大的文官俑、武官俑,以及大量仪仗俑、狩猎俑、伎乐俑和男装胡服的侍女俑。这些精美的出土文物可谓唐代彩绘陶俑的巅峰之作,由此推断出这是一座高等级的唐代贵族墓葬。随着墓志的出土,进一步确定了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而随葬品基本属于女主人金乡县主。
金筐宝钿细缠枝卷莲纹蝴蝶形金饰
唐代女子高髻上常有各式妆点,或金银,或珠翠,谓之“宝髻”。用于点缀发髻上的“宝钿”,即镶嵌宝石的金花,六朝已出现,唐时更为流行。以金粟勾勒边框,内里以金材掐作花朵图案,复以宝石镶嵌花朵,形成绚丽的金筐宝钿花饰。
唐代社会爱好音乐之风甚盛,宫廷设置有各种乐舞机构,其中乐工、歌舞艺人多达数万人。士大夫阶层和豪富之家还有很多能歌善舞的官伎、舞伎,唐代陶俑中的伎乐俑正是这种局面的再现。
骑马技乐俑
第二部分“万国衣冠、盛唐气象”,通过庭院建筑、仪仗俑、狩猎俑、伎乐俑、百戏俑、人物俑、动物俑和生活器皿等文物,从明妆丽服、仪卫出行、宴饮百戏、骑马狩猎等四个方面,重现了金乡县主多姿多彩、富贵安闲的人生,观众也可透过金乡县主的生活感受盛唐长安城“万国衣冠拜冕旒”“小邑犹藏万家室”的历史文化风貌。
女立俑
金乡县主墓共出土各类骑马俑三十余件,包括骑马伎乐俑、骑马狩猎俑、骑马鼓吹仪仗俑等。狩猎俑驮鹿、抱犬、带豹、带猞猁、架鹰,所携多为出自西域的猛禽猛兽。伎乐俑所持乐器则有排箫、横笛、胡笳、羯鼓、琵琶、铜钹、腰鼓、箜篌及筚篥等,多为胡乐器。随着唐代国运的上升,拥有鲜卑血统的上层贵族驯养猎豹成风,这些驯豹绝大多数来自于西域。唐代在玄宗朝迎来了畜养猎豹的顶峰,据《册府元龟·外臣部·朝贡第四》中所载,开元、天宝年间自西域进献猎豹竟多达八次。在金乡县主(652-722年)的墓葬中,也出土了胡人骑马带豹狩猎的俑像。
骑马狩猎俑
此次展出的百戏杂技俑在以往发现的唐墓中也极为罕见,是研究、展示我国古代百戏杂技艺术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金乡县主墓共出土12件不同内容的百戏俑,主要类型有戴竿俑、倒立俑、相扑俑胡人袒腹俑以及参军戏俑。“楼前百戏竞争新,唯有长竿妙人神”,唐代杂技种类多样,包括角抵、竿技、球技、马戏、参车戏、幻戏等,其中竿木表演在杂技表演中占主要地位,盛行于开元年间。
百戏杂技俑
展览现场
第三部分“驼铃不绝 丝路长歌”,唐代经济繁荣,稳定,大批胡商东来。在长安城一百万总人口中,各国侨民和外籍居民约占总数的百分之二。本部分通过骑骆驼俑、陶马俑、胡人俑等文物,重点展示盛唐长安城的丝路文化,以及华夷如一、兼容并蓄的社会面貌。金乡县主墓中出土的头戴圆顶翻檐帽或尖顶帽的骑驼胡俑,正是丝绸之路上无数长途奔波的胡商们的生动写照。
骑骆驼俑
长髯胡服俑
骑马狩猎俑
展览持续至2024年3月10日。
(本文资料整理来源于南汉二陵博物馆、西安博物院、文博圈、澎湃新闻过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