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援队员发现一名溺水人员,将其从海里救出来。(视频截图)
“冲进去以后浪太大了,好不容易到溺水者眼前,拽住了他的腿,把他翻过来了,然后把他往外拖。拖出来后,大家围过来一起把人给抬上了岸。”江从泉说,他赶紧和徒弟俩轮流给溺水者做心肺复苏,“当时溺水者上来的时候脸都没有血色了,已经发紫了,就赶快做心肺复苏,一直做到120来了,当时做的时候一边做他一边吐,吐完慢慢有点意识了,脸色就变过来了。”
江从泉说,又隔了差不多一个小时,他在同片海域又救了一个人。“我们作为救援队的,本身有这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水性好一点,反正碰上了就尽力救助。”
经常在海边直播捞海肠的鲍先生事发时也在现场。他表示,拖海肠必须得有体力,拖个两三网体力还可以,如果拖时间长了,体力跟不上了,就容易溺水。“当天下午有三四百人一起在这片海域捞海肠,我在现场就看到有三起溺水事件。”鲍先生说。
“每逢大风必有大货”,赶海者趋之若鹜
烟台有句俗语“每逢大风必有大货”,海肠是来自大海的馈赠,肥美的海肠随便捡以及其高收益,也造就了烟台海边“捞海肠”的热潮。
据鲍先生介绍,这些赶海人,一网下去拖得多的二三百斤,在岸边回收的价格是50到60元一斤,“利益比较大,风险也非常高。”
2月23日上午,记者来到事发现场附近海域,海上依旧是大风大浪天气,成群的海鸥聚集在海面上,随着浪涌不停地起伏。尽管昨天发生了险情,但岸上仍然有不少赶海者整装待发,一边观察海情,一边准备随时下海捞海肠。
在海边等待时机下海捞海肠的人。
“哪里有海鸥哪里就有货。”赶海者姜先生告诉记者,自己昨天下海拉了六七网,捞上来了一百多斤海肠,“以六十元一斤的价格来算,六七千块钱这就有了。但是也要注意安全,不是说下去就能下去的,要等浪小了才能下去,赶海还是要量力而行。”
岸上也有现捞现卖的赶海者,同行标价六十元一斤,解先生则把价格降到了五十五元一斤,目的是为了尽快卖出去,赶紧下海继续再捞几次。“今天早上刚捞了四十来斤,不到十点就基本卖完了,卖了两千多块钱。外面海肠少,越往里面水越深,海肠越多,在里面用大网捞,一网就能卖五六千块钱,这谁不眼红。危险大家都知道,我们就指着这个生存,多注意安全就是了,自己不注意那可不行。”
一名赶海者正在分拣海肠。
路边竖有警示标识,多个部门现场巡逻劝阻
海肠被从海底泥沙中“卷”上岸,必然伴随着大风,暗藏着风险。对于前一天的溺水事件,23日,多位赶海者表示知情,也分析了溺水事件发生的原因。
赶海者宇先生从22日中午十一点一直捞到下午三四点,捞了二百多斤海肠,对于前一天的溺水事件,他分析,溺水者有的是因为体力不支,有的是盲目跟风,很多人都是赶海生手,既没有充足的赶海经验,也不了解海域下面的真实情况,哪里有暗流,哪里有坑,坑的深浅是多少,这些他们都不知道。“结果到了海里,网和网缠绕在一起了,距离没拉开,都往一块挤,人就容易被网绊倒、碰翻,浪再一推,人就更起不来了。”
市民季先生也表示,“还有很多人抱着侥幸心理,觉得溺水这种小概率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都想去碰一碰,捞一点到自己手里。”
23日,在靠近海滩的路边,记者发现有多个“禁止橡皮艇之类的船只下海”“大风天气严禁下海”“游人亲海活动注意事项”的警示标识牌。
海边设置的“大风天气严禁下海”的警示标识牌。
该海滩处在幸福街道辖区。幸福街道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刚进入冬季的时候,街道办、应急部门以及芝罘区行政执法局相关部门,已经在沿岸设立了禁止下海的标牌,而且全年常态化巡逻,安排专门人员到海边对下海者进行劝阻。记者也在现场看到有工作人员在附近海域开展巡逻工作,对准备下海打捞者进行劝阻返岸。
工作人员到海边对准备下海者进行劝阻。
此外,针对近期捞海肠溺水事件频繁发生,其他区域也采取了相关措施。据了解,开发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对马尔贝拉周边海域启动大风、低温恶劣天气人员聚集应急预案,联合公安等相关部门到海域进行巡查执法。滩旅游度假区沙滩区禁止人员下海赶海,现场由公安机关等部门进行封闭管理,如有违反规定者,将依法给予处罚和追究责任。
海肠虽可贵,生命价更高。在此,提醒广大“捞海肠大军”在捞海肠时注意海中环境及自身体力变化,将安全放在首位。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